Proxmox 服務器配置過程搭建全過程
首先需要現在服務器上找一個節(jié)點裝window server,然后開始配置存儲陣列為RAID 5;然后創(chuàng)建Proxmox集群以及KVM(也就是虛擬節(jié)點),在每個節(jié)點上安裝centos系統(tǒng)并下載Teamviewer;最后簡單講講Proxmox中節(jié)點備份與恢復。
二、 配置RAID:
1) 基本概念:
其實首先要知道RAID是什么,它相當于是一個存儲模式,其實就是平常說起來很高大上的存儲陣列,是在window server上面做的,也就是機房的服務器。一般機房默認是RAID 0,其實基本沒什么改變,就是該有幾塊硬盤就用幾塊,不需要做額外的設置;但是這樣一來缺點也很明顯,因為一旦壞了那就只能自己和自己去哭了,沒有備份或者恢復機制。所以現在一般都做RAID 5,就是相當于會騰出一塊硬盤來做恢復與備份,用空間來換取整個集群的安全,還是很劃算的。步驟如下:
2)操作流程:
按照順序傻瓜操作向后點:硬件配置,配置向導——第一步,下一步——第1a步,清除外部配置,下一步——第2步,RAID0,下一步(這是為了清除最開始的時候默認RAID0配置)——第3步,協(xié)議:SAS,介質類型:HDD,加密功能:非加密,將磁盤全部選中,下一步——第4步,自動生成的參數,我的是:6517.00,1MB,自適應預讀;回寫,下一步——第5步,此步中要注意所有的物理磁盤都顯示出來了,否則就要返回關機重配,完成——成功!
三、 開始創(chuàng)建Proxmox集群
1)基本概念:
這一步是為了能在上一步的基礎上(window server操作系統(tǒng)和RAID 5的存儲陣列)進一步安裝集群,在集群上分配節(jié)點,然后每個節(jié)點都可以分別分給不同的人來操作,這樣就是我們日常中操作的節(jié)點。步驟如下:
2) 操作流程:
a. 此時為無界面階段
方法一: 進入黑屏界面之后,先按F11,進入界面選擇UEFI,再選擇有DVD那一步的選項;再按F1,進入簡潔界面;BIOS-BOOT,進入界面;選擇DVD;選擇F2(此處有空白,3min);reboot;等待等待等待,之后的就是安裝好之后的步驟
方法二: F12,然后PXE boot然后選擇DVD或者SLOT選項
b. 接著是有安裝界面的操作
同樣是傻瓜式操作向后點: 下一步—— country:China,TimeZone:Asia/Chongqing,KeyBoard Layout:US,English,下一步—— 此處參數由自己定,下一步——下一步—— 成功!
c. 傻瓜操作結束,開始命令行操作進行集群搭建。 但是集群搭建之前需要解決兩個問題:
1、vi編輯器過于不好用,下載vim: apt-get update; apt-get installvim;(然后在用vim編輯的時候看不到最上面就用shift+pageup向上調)
2、修改/etc/hosts與/etc/hostname中參數: 將二者中的PVE都改成每個ip對應的名字,eg:pve14之類的,這樣節(jié)點才能加進去。